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7月9日下午四时许,载着上海科技大学31位学子与刘如娟、姜雅菁两位指导老师的绿皮火车,裹挟着上海闷热的晚风,轰隆轰隆从上海南站驶出。驶过田野,钻出山洞,火车一路颠簸,加之时刻不停的轰鸣声,经过接近两天的长途辗转,同学们来到了本次实践的目的地——云南挖色。
挖色之行精彩视频
挖色镇初了解
镇政府主管访谈
7月12日,刚安定下来的同学们来到了挖色镇人民政府聆听讲座。挖色镇政府负责文旅工作的杨清侯老师向同学们讲述了挖色镇的起源历史以及挖色的多元文化。
杨清侯从挖色镇的一个小景点——沙漠庙开始说起。云南没有沙漠,此庙名字中的“沙漠”与当地的文化起源有关。随后,一段关于唐代南诏国的故事,将大家带进了大理曾经发生的,一个少数民族政权波澜壮阔的兴衰史。座谈会上,杨老师特别提到,希望同学们能够帮助挖色镇宣传它的文化魅力。在旅客游玩挖色的过程中,欣赏挖色的自然风光固然重要,但同时也要了解和领悟挖色背后的文化,探寻其深厚的历史内涵。
在讲座结束后,同学们围绕如何发展白族特色旅游产业、带动周边经济发展、保护环境和维持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等进行了提问。杨老师十分详细地给出了解答,并表示挖色镇以白族文化为中心的旅游业经济稳中向好,希望“在座的同学们能够站在不同的视角为当地发展提出更加客观的建议,为挖色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可能。”这让同学们对后续调研工作的开展有了更清晰的想法,对实现挖色的乡村特色发展之路有了更明确的目标。
探寻千年非遗工艺
拜访刺绣传承人李红桃
7月13日,为进一步探索挖色镇独特的白族文化,同学们来到了刺绣传承人李红桃老师家中参观刺绣品。通过观察以及李红桃老师的生动讲解,同学们了解到白族刺绣以吉祥寓意的图案为主,刺绣前常以剪纸作底,或是直绘图样,再用各色的彩线配绣,最终得出一幅颜色艳丽、图案栩栩如生的刺绣作品。
白族刺绣内容多取材自然,其意象也丰富多彩,梨花是纯洁高雅的象征,太阳有美好光明之寓意,蝴蝶是母亲给与孩子陪伴……在高超技艺和灵动图案的描绘下,自然万物与民俗风情都被囊括在白族女子巧手所制的刺绣中。
在参观完精美的刺绣作品后,同学们对刺绣这门技艺兴趣颇深。在李老师指导下,同学们都跃跃欲试,着手自己尝试刺绣。刺绣手法简单却精巧,先在白布上绘出心仪的图案,再将白布绷至平滑,即可穿针引线,施展技艺。绣针在指尖穿梭的同时,同学们也体会到了文化传承的艺术魅力。
遗憾的是,这样传统而精美的刺绣技艺,如今却面临濒临失传的困境。如何让白族刺绣这门传统技艺得以延续,经岁月打磨后历久弥坚、熠熠生辉,这值得我们探索与深思。
诗意栖居之表达
白族民居彩绘
7月14日早上,同学们翻越重重山岭,来到了挖色镇康廊村的杨兴华老师家中。进门前,同学们便被刚劲有力的门匾——“清白传家”所吸引。
白族彩绘是一种流传悠久的民居装饰艺术。如今无论在白族的庙宇建筑,还是在民居建筑上,都随处可见独具特色的白族民居彩绘。2008年6月,白族民居彩绘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
此外,白族彩绘的另一大特色就是照壁上的题字。每一幅题字,都代表一个姓氏:太白遗风为李,清白传家为杨,白忍家声为张…… 一个故事,是一种传承,更是一种家风,这成为彩绘中最具民族特色的部分。
错落有致,古老斑驳的青砖灰瓦;层台累榭,雕梁画栋的老宅庭院,折射的是历史,传承的是技艺,寄托的是希望。杨老师依然在白族民居彩绘的传承之路上默默坚守着,用手中的画笔抒写出水墨淡彩的美好愿景。
寻觅沙漠庙
挖色镇文化遗址
7月14日下午,师生们前往五公里外的大成村。尘沙漫漫,近三万步跋涉后,最终抵达了大成村深处的一座小庙——沙漠庙。古色古香,色泽丰富,彰显岁月沉淀。同学们从相关管理人员口中得知,沙漠庙以及其门楣悬挂的十二块匾额,蕴藏着千年故事。
然而由于地理位置隐蔽,平时除当地人外,鲜有游客造访。朴实淳厚的乡村民风令同学们深受感动,也盼望着古庙重现往日繁荣。这也更加坚定了大家对挖色产业振兴继续探索的信念,期待为当地的旅游业发展贡献绵薄之力。
撰 稿 | 何雨曦 叶 卿 高圣涵
摄 影 | 李娅缇 孙文妍 樊 帅 田鲁岳
徐婧娴 黄若欣 闫启航 陈林熹
编 辑 | 宋承宣 乔楷淳 王可馨
排 版 | 杨润康
指导老师 | 刘如娟 姜雅菁
今天“分享”“点赞”“在看”了吗?